close

停頓了幾天沒上網 PO 文章,還是趕緊來把最後一篇完成,現在就來介紹我們在沙巴這幾天所參觀的幾個景點。
普陀寺 – 據導遊介紹,普陀寺是由在當地的華人所出資興建的佛教寺廟,大部分的建材來自台灣跟大陸,現在已經成為當地相當著名的觀光景點,只要有到沙巴,就不免要去朝聖一下,這在以回教為主的馬來西亞是算比較少見的,寺中的規劃及陳設跟台灣的一般寺廟的建築很類似,分前殿及後殿,正殿供奉著主要的大佛,後殿則供奉著臥佛、千手觀音等佛像,對於喜歡遊歷各地的寺廟的人來說,是可以細細的品味普陀寺的建築特色。
圖-普陀寺正門石階,平時要從側門進入

圖-禮敬諸佛碑

圖-觀音菩薩,此尊菩薩已成為沙巴著名的地標

圖-土地公祠,位於寺廟旁

圖-正門右側的六角大象

圖-正門左側的獅子戲珠

圖-大殿左側的彌勒佛像

圖-大殿右側的彌勒佛像

圖-大雄寶殿匾

圖-前樑上懸掛的燈籠

圖-大殿右側陳列的鐘

圖-大殿左側陳列的鼓

圖-從後殿往前殿望去的圓明寶殿

圖-後殿供俸的千手觀音菩薩及諸佛像

圖-後殿中的臥佛像

德教會 – 這對於一般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可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畢竟在我們基本的認知裡,信奉哪種宗教,就會直接到該宗教所代表的廟宇或教堂中參拜,但像德教會這般集所有宗教之總集成,實屬未見,但如此也可說是馬來西亞宗教自由之處,只是這麼多不同宗教的代表人物擺設在一起,不知道牠們是否可以和睦相處,抑或是互相抵制,這還真的是讓人覺得好奇。
圖-德教會全景

圖-石碑

圖-上方照片左起回教主穆罕默德、基督教主耶穌、道教主李老君、佛教主釋迦牟尼、儒教主孔夫子

圖-右側的 9 尊羅漢像

圖-左側的 9 尊羅漢像

沙巴州回教堂 – 又稱蘇丹沙拉胡丁阿都阿茲沙回教堂,也常被稱為“藍色回教堂”,它的尖塔高 142.3 米,是全世界最高的尖塔。藍色圓頂是同類型建築中,其中一個最大的圓頂。其圓頂及主祈福大廳是以伊斯蘭書法來修飾,而整座回教堂的建築風格亦融入馬來族的建築特色。
圖-回教堂的標誌

圖-回教堂全景

圖-回教堂上的大洋蔥及周圍的小洋蔥,總計有 13 個小洋蔥

圖-洋蔥上的月亮,據導遊表示,此地是距離月亮最近的地方,有意思吧

圖-全團團員留影

水上清真寺 – 為融合了現代化建築藝術及回教伊斯蘭風格,極具特色的一項建築,清真寺的建築倒影投射在水面上時,更增添幾分寧靜,尤其在晚上時,透過燈光的照射,更能凸顯建築之美。
圖-清真寺全景

圖-臨水的一面

圖-清真寺的圍牆

圖-清真寺的路燈

影片-以下影片是我們的團員在水上清真寺前所來的一段即興表演,表演得很棒喔














德教會 – 這對於一般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可說是完全不可思議,畢竟在我們基本的認知裡,信奉哪種宗教,就會直接到該宗教所代表的廟宇或教堂中參拜,但像德教會這般集所有宗教之總集成,實屬未見,但如此也可說是馬來西亞宗教自由之處,只是這麼多不同宗教的代表人物擺設在一起,不知道牠們是否可以和睦相處,抑或是互相抵制,這還真的是讓人覺得好奇。
圖-德教會全景
圖-石碑
圖-上方照片左起回教主穆罕默德、基督教主耶穌、道教主李老君、佛教主釋迦牟尼、儒教主孔夫子
圖-右側的 9 尊羅漢像
圖-左側的 9 尊羅漢像
沙巴州回教堂 – 又稱蘇丹沙拉胡丁阿都阿茲沙回教堂,也常被稱為“藍色回教堂”,它的尖塔高 142.3 米,是全世界最高的尖塔。藍色圓頂是同類型建築中,其中一個最大的圓頂。其圓頂及主祈福大廳是以伊斯蘭書法來修飾,而整座回教堂的建築風格亦融入馬來族的建築特色。
圖-回教堂的標誌
圖-回教堂全景
圖-回教堂上的大洋蔥及周圍的小洋蔥,總計有 13 個小洋蔥
圖-洋蔥上的月亮,據導遊表示,此地是距離月亮最近的地方,有意思吧
圖-全團團員留影
水上清真寺 – 為融合了現代化建築藝術及回教伊斯蘭風格,極具特色的一項建築,清真寺的建築倒影投射在水面上時,更增添幾分寧靜,尤其在晚上時,透過燈光的照射,更能凸顯建築之美。
圖-清真寺全景

圖-臨水的一面

圖-清真寺的圍牆
圖-清真寺的路燈
影片-以下影片是我們的團員在水上清真寺前所來的一段即興表演,表演得很棒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