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周末,是與前妻協議離婚後所碰到的第一個雙週週末,我們的協議中載明了每逢雙週週末時,小孩的媽媽可以來探視小孩,並且接小孩回去她家住並過夜,孩子們被媽媽接走了後,時間突然變得多了起來,索性到書局買了一堆的書回來,打算利用點時間來看看書,也好久沒有這樣一個人呆在家裡,可以優閒的看看書,而沒有小孩在身旁嬉鬧,雖然多少會感覺很奇怪,畢竟才剛從原本一家人快樂的渡著週末假日,轉變成一個人單獨的過著週末時光,這種轉變實在是有點可怕,但往後這樣的日子可多的是,可得趕快找個方法來打發一下多出來的時間,免得日子難以過下去,我也不想一直的沉浸在往日的記憶裡,該得要拋開,往前看。


 


買的書裡面有一本是黃越綏老師所著的「單親的天空」,黃老師是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http://spef.womenweb.org.tw/)的創辦人,花了一天多的時間把這本書仔細的閱讀完,畢竟已經接受了單親的事實,接下來就是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我希望自己可以用更正面、更積極、更健康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要怎樣的做,對小孩才是最好的,才不會有讓他們感覺到失去了一個家的想法。


 


書中有一個觀念對於已經決定分離的兩個家長而言來說是我覺得相當認同的,黃老師說:「對家長而言有兩個重要的觀念,一就是兩性平權的觀念與作法一定要落實,彼此學習扶持及尊重對方,不能當夫妻至少不用當敵人,另外要讓家庭運作正常化時建立健康的人際網絡」。


 


說得真貼切,『不能當夫妻至少不用當敵人』,看網路上很多論壇、討論區裡很多當事人的言論,都是恨不得對方就此消失,甚至因此連累到自己對自己的孩子的教養方式,其實這樣又是何必呢?不管如何,沒有監護權的一方即便已經沒跟小孩住在一起了,但他(她)依然還是小孩的父(母)親,這種親權是剝奪不走的,若因此搞得自己往後的日子裡也充滿恨意,那對小孩卻會是相當不公平的,另外我自己還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這個觀念除了兩個家長以外,應該也要灌輸到兩個人的原生家庭,惟有兩個原本不同的家庭裡的成員都有這樣的體認,那小孩子不管將來是在哪個家庭裡成長,都不會被視為是與眾不同,而產生心理上的變化。


 


黃老師在書中還有提到一點關於對小孩子的態度,「孩子有孩子的軌道要走,你有你的生活要過,單親父母應該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己本身也跟著做角色的調適,而不是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兒女身上」,是阿,這樣無形中會造成小孩的壓力過大,進而產生不少教養上的問題。「孩童單純的世界裡就屬情感最脆弱,也惟有愛能使其變得堅強,也惟有真誠經得起考驗的愛才能使他們變得更勇敢」。所以,給他們充分的愛,是相當重要的,但卻並不是溺愛,中間的拿捏,惟有靠自己跟小孩不斷的溝通。


 


多看一些類似的書籍,除了可以協助我打發時間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借由專家的意見、他人的經驗,協助我處理單親家庭裡所會面臨到的種種問題,相信,雨過終會天晴,人生將會更加美好,給自己加個油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鳳梨拔拔 的頭像
鳳梨拔拔

鳳梨拔拔幸福的窩

鳳梨拔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